当前位置 :
印度教与佛教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12-05 07:52:14

(一)印度教与佛教的区别

1、起源不同

印度教形成于2世纪左右,奥义书集大成,六派哲学体系渐成,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宗教,其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释迦族的乔答摩·悉达多。

2、教义不同

印度教教义主要有主神论、种姓分立、因果报应、祭祀万能、吠陀经典。

佛教的教义非常丰富,基本教义可以用“四谛”来统摄,佛教的根本教理是“缘起无我”(大乘说“缘起性空”),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最根本特色是“三法印”。

3、宗教节日不同

印度教主要节日有排灯节、好利节、无遮大会。

佛教的主要节日有佛诞节、佛成道节、盂兰盆节等。

(二)头条号怎么更改原来停机的手机号

1、首先我们登录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登陆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

2、进入到头条号的后台之后,我们找到账号设置,点击进入。

3、在账号设置中,我们找到手机换绑申诉,点击进入。

4、需要提交运营者身份证正反面。还需要提交手持身份证半身照,然后输入自己的新手机号和验证码,点击下方的提交即可。

(三)佛教的基本礼仪有哪些

1、有准备的烧香拜佛,最好是提前沐浴净身,以洁净的身心进入寺庙。

2、肉食、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都会污口,对佛不敬,所以在礼佛之前最好忌食。

3、进入寺庙,服装鞋帽以整洁为宜。不可服装不整,特别是女士,入佛堂切不可穿过分暴露的服装,也不可浓妆艳抹。入佛堂不得吸烟、嚼口香糖,打闹嬉戏等。

4、进佛寺时,最好不要经由中门入,而当从旁门入,更不要踏门槛,抬脚而入为宜。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走,进退都应顺着左臂方向迤边行走,进入殿门,帽子以及手杖不可安放于佛案及佛座上。

5、寺庙之中诸物不可乱动,特别是寺中钟鼓鱼磬等法器,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亦不可戏动。诸如水果、植物等,也不可随意摘取。

6、大殿中央的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用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7、见到僧人,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忌直称为出家人、和尚。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两手合一,微微低头,表示恭敬,忌握手、拥抱、摸僧人头等不当礼节。如果僧人正在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都不可向他礼拜。

8、随众礼拜入座,如果自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可招手呼唤他人。

(四)炒羊肉和冬瓜怎么做

1、主料:冬瓜250克、羊肉200克。

2、调料:食盐1/2勺、味精1/3勺、葱少许、姜少许、香油1勺、香菜25克、胡椒粉1/3勺。

3、羊肉切成小块,下沸水中焯烫透,捞出洗净:冬瓜去皮、瓤洗净,切成“象眼块”,下沸水焯烫透,捞出沥净水分;香菜择洗净,切末备用。

4、汤锅上火烧开,下入羊肉、葱、姜、精盐,炖至八成熟时,再放入冬瓜,炖至熟烂时,将葱、姜块拣出不要,加味精,撒胡椒粉、香菜末,淋香油,出锅装钵即可。

(五)虾皮烩冬瓜怎么做

1、食材:冬瓜2斤、虾皮20克、枸杞子10克、香葱1棵、胡椒粉3克、食盐2克、鸡精3克、高汤300毫升、水淀粉20毫升。

2、冬瓜切块、香葱切末。

3、色拉油小火烧至7成热,下虾皮小火煸香,冬瓜下锅迅速翻炒。

4、加入高汤和枸杞大火烧开,烧开后放入食盐、白糖和胡椒粉大火收汁。

5、冬瓜烧好收汁后,放入少量水淀粉,起锅前放入香葱和鸡精即可。

查询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查询网(716c.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网站客服电话:

Copyright©2009-2021 查询网 716c.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5770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