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是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读音:gāng zhèng bù ē。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2、译文:济南同知吴公,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示例:包公办案,大公无私,刚正不阿。
1、刚正不阿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刚正不阿主要用于形容古时清廉公正严明的官员,比如包拯、海瑞、狄仁杰等等。
2、宋朝的包拯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赴任扬州天长知县时写诗自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一生敢于犯颜直谏,不谋私利,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不循私情,为民除害,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1、刚正不阿意思是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形容敢于直面邪恶力量,永不屈服的人。古代除了包公,还有游震得、关羽、海瑞、狄仁杰等人。通常用来形容忠臣,现代可形容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的政府执行人员。
2、古代历史正直之将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矢志报国,屈死风波亭”的岳飞、“直言敢谏却被冤杀”的王彦章、“周亚夫军细柳”的周亚夫等。
邮箱: 网站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