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原理:利用某些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和方法:以水槽中水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3、实验现象:钟罩内充满白烟;片刻后白烟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占钟罩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红磷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21%,这个是在大气层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的占比。
2、据了解,地球的大气层形成初期是不含氧气的,这里充满了甲烷、氨等气体,根本不适合生物生存。后来大气层氧气的出现才有了现在的生机,据说氧气最早出现是源于非生物参与的水的光解,还有一个是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
1、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2、氧气(oxygen),化学式O2。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
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
4、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邮箱: 网站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