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双手交换进行;
5、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洗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1、《鼓上的小米粒》活动反思一节大班的音乐课《鼓上的小米粒》,在今天的活动中,小朋友表现得特别棒,不但学会了歌曲,还能够边唱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趣浓,参与的积极性高,较好的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活动中,以幼儿喜爱的乐器——小鼓“唱歌”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把学唱歌曲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感受、体验击鼓的不同力度和频率与鼓面上的小米粒的动态变化的关系这一物理现象,获得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帮助了幼儿理解、记忆歌词,避免了生硬的歌词解说。
2、另外我在“小鼓还能怎么唱”和“鼓敲击轻、重引起的米粒变化”的环节中,请幼儿大胆想象、操作和体验,为幼儿提供了探究和表现自己的舞台。其次,是教学的组织方面,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注重游戏教学的方法,动静交替,层层递进。在活动中,注重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愉快教学给小朋友带来的乐趣。在幼儿操作感受鼓点的震动方面没有顾及全体幼儿,只有部分幼儿上来操作了,其他的幼儿都是旁观者,并没有亲身体验。《纲要》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
1、上幼儿园时给孩子带上他最喜欢的玩具。告诉他想妈妈时可以摸摸自己的小玩具,就像妈妈在身边一样。这样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缓解情绪。
2、日常生活中注意让孩子学会分享。分享成为习惯,在幼儿园里,孩子就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块分享自己的东西,交朋友自然不在话下啦。
3、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饭,浇花,帮妈妈拎轻便的东西,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在学校帮老师搬搬小凳子等。
4、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宝宝三周后,虽然人不大,但是心眼却不少了。有时会因为和小朋友闹矛盾而情绪低落,这时家长朋友不要坐视不理,要及时帮孩子疏导情绪。可以旁敲侧击地弄明白事情的经过,然后对症下药。
5、多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天都在幼儿园度过,和老师的接触是最多的,老师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各种状况,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老师自然有机会告诉你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6、适当的答应孩子的一些小要求。比如他让爸爸或妈妈接送他上幼儿园,那么爸爸或妈妈不妨满足他这个小要求。
7、多鼓励,少批评。对孩子的行为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说教,嫌孩子这嫌孩子那,总感觉孩子不尽如人意。这样无疑是害了孩子,会给他的成长抹上灰色,孩子不仅不会成为你期望的那样,反而会加速变成你说的那样。
1、做了错事没关系,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2、你真行,又学会了新本领。
3、OK,我们胜利了。
4、大家都夸奖你,小手真能干。
5、你一心一意地学本领,老师真为你高兴。
6、你这样做我很高兴。
7、你以后一定还会这样做的。
8、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9、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10、谢谢你指出了老师的错误,使老师不会错一辈子。
11、你的进步可真大,老师为你感到高兴!
12、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13、老师真想在下节课看到你更出色的表现!
14、对学习较吃力学生经常说:老师相信你经过努力一定能行!
15、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说错不要紧,关键是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邮箱: 网站客服电话: